2025
09/24
15:46:22
康师傅新品“亮剑”,要向外卖开战?

创新破局,康师傅重做方便面。

文 | 华商韬略 方乐迪

2013年到2025年,外卖行业经历了多轮激烈竞争,每一轮都伴随着“方便面将被取代”的唱衰声。新速食、预制菜兴起、外卖等跨界挑战者持续冲击着方便面市场。

然而,康师傅依然稳居行业龙头,市占率高达45%。

因为,康师傅能始终精准把握“对胃”与“卡位”,敏锐捕捉时代偏爱,持续交付标准化、高确定性的产品,从而牢牢赢得市场与消费者的信赖。

这,也正是康师傅如今敢于再次正面迎战外卖冲击的底气所在。

【01 创新一代速食,比外卖“多快好省”?】

这个夏天,接续偃旗息鼓的外卖大战,一碗泡面成了互联网上事先张扬的“狼来了”。

先是“疑似罗永浩私下录音泄露”,再是“TNT发布会2.0”,直到8月21日,人们才发现,所谓颠覆性产品,竟是一碗面——康师傅“特别特鲜泡面”。“泄密-反转-引爆”层层递进的戏剧张力,流量大规模进入直播间,让“特别特鲜泡面”,上线7天累计销量近100万桶。

这款产品不是表层的“加料”或换装,而是在保持即食便利的同时,创新地推出“单篓水煮”工艺,让方便面有了“鲜煮口感”。这种靠工艺带来的“现煮感”,在方便食品行业里还是头一遭。

从名字到产品、定价,再到营销,“特别特鲜泡面”一点也不“泡面”。“特别”不止于此,康师傅正在重新定义“吃面”,再造速食,等于说将方便面这个行业重新做了一遍。

▲潮卤牛三宝牛肉面\白松露鸡腿鸡汤面\PREMIUM优选杯 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再比如,康师傅聚焦场景积极拥抱新渠道——在山姆先后上架了用料扎实、口味独特的潮卤牛三宝牛肉面、选用珍稀食材的白松露鸡腿鸡汤面;在开市客推出免撒料包的“宅家速食之光”PREMIUM优选杯,市场表现远超预期,终端销售数据亮眼。

最令消费者惊喜,也是对方便面有划时代意义的是——合麵,10元,把标准化的“正餐体验”装进速食。

合麵在“肉、菜、汤、面”上做足文章,4分钟就能泡出“劲道宽面+原切大块肉+脆嫩蔬菜+肉汁汤底”,满足了用户对“有饭有菜有汤”的正餐期待。凭借RP锁鲜技术,合麵还解决了传统速食常见的味道不自然,让用户吃出“堂食”口感、不用再将就。

在渠道布局上,合麵切入即时零售场景,在美团闪电仓进行售卖,锁定中餐、晚餐等消费场景,巩固对标外卖的产品属性。

从“特别特鲜泡面”单品爆单,到“合麵”正餐化创新,康师傅在“做饭太累、泡面太敷衍”间,开辟出的新选择,“用标准化速食的壳,装正餐的魂”切入外卖的盲区。

外卖可能迟到、货不对版、不透明、手作暴露品控风险,但康师傅一定能做出一碗让人信得过的“热汤面”,向用户打健康、安全与风味的“明牌”,兼顾效率、营养与确定性间的平衡。

【02 技术创新,单挑外卖靠硬实力】

从一碗“热汤面”里挖掘出时代口味、舌尖的风向、抗住用户的挑剔,离不开自身守正出奇的创新。

在速食这门快生意里,康师傅下了不少“慢”功夫:

手握600多项专利技术,从技术里挖市场,跳出“渠道密度”与“成本控制”的老框架,为行业创造新答案。

从2017年与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起,到2024年成为全国首个应用航天专利技术的方便面企业,康师傅超越短期胜负,走了一条“把太空科技搬进厨房”的硬核之路,用“造飞船”的逻辑来做泡面。

无论向上突破风味创新天花板,还是恪守食安品控底线,康师傅把对标航天深入到自己的方方面面。

以“合麵”为例,原切大块肉靠RP锁鲜锁住汁水,咬下去无“柴硬”感;肉汁汤底用FD冻干技术保留慢炖风味,冲开后满是肉香;就连宽面的劲道,也有温控技术加持的生产标准兜底,这一系列技术创新,都来自航天技术底座。

▲合麵,被评为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科技与产品创新趋势代表案例

通过技术,康师傅把肉多菜多的“合麵”打到了10元档位,靠科学降本,体验却远超同类外卖。在科技与狠货越来越多的当下,康师傅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科技向善,让创新技术丰富风味。

而为了让南北同吃一碗面,康师傅应用了航天专利控温技术,让面条口感可以不受地域、温度的影响——无论漠河还是三亚,都能始终劲道、爽滑。

针对新的消费趋势,康师傅也是死磕到底,突破“非油炸”和口感难以兼得的问题。在“0油炸”专利基础上,康师傅探索出“单篓预煮-冷水激活-强风干燥”工艺,推出健康与口感的新品“鲜Q面”。“无负担”吃面,让这款产品也成了爆款,上市首月便创造了销量突破百万箱。

食品工业的每次进步,本质上都是科技对“美味、安全、便捷”不可能三角的持续突破。从巴氏杀菌延长牛奶保质期,到冻干锁住蔬果鲜味,再到康师傅皆如此。

也许有人会问,康师傅为什么做不出下一款“红烧牛肉面”?因为它早已超越“复制爆款”,进化为“更懂中国胃”,批量制造“属于每个人群的爆款”。

仅2025年上半年,康师傅就先后推出超10+款新品、40+SKU,持续围绕“吃面”做透场景、做宽人群。

更深层看,康师傅的创新逻辑已从“产品驱动”转向“场景驱动+情绪驱动”。坚守方便底色,康师傅在场景、健康、口味、技术间做协同的创新乘法——不仅喂饱你,还更懂你,让用户在一碗汤面,收获比外卖更好的“获得感”。

【03 产业升级,康师傅示范何为“领头羊”】

没有夕阳的行业,只有不愿升级的思维。

康师傅以系统性创新破局,在表层“红海”之下开辟出属于自己的“价值蓝海”。它从供应链源头重构、生产工艺进化、风味科学研发,到消费场景洞察与情绪价值重塑,构建起“一碗好面”的完整价值链。

技术塑其神,供应链铸其脉,风味赋其形,三者环环相扣撑起一碗抗衡外卖的“一碗好面”。

品质的优化往往伴随着供应链的升级、成本的上涨。但作为行业龙头,康师傅通过供应链的优化管理,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,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,做出更具质价比的面,有销量又有质量。

康师傅先后在河北省康保县区、陕西神木、新疆喀什建立蔬菜基地,利用技术和规模优势,打造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链模式,通过整合上下游供应链,实现了成本管控。

康师傅还加大了对数字化建设的投入,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系统,构建从供应商到生产的协同闭环,通过综合考虑季节销售曲线、新品预测、动态库存变化等因素,从而成功优化库存周转,优化成本。

实际上,多年以来,康师傅始终深耕食品安全与品质建设,它是全国方便面行业首家通过AIB认证的企业,对标全球食品行业的“硬核标准”。其构建的“国际认证+数字溯源”双重体系,不仅有效提升了消费者信任度,更显著拉高了整个行业的食品安全底线,进而形成“核心企业制定标准、上下游企业跟进达标”的协同发展格局。

依托稳定优质的供应链能力,康师傅得以精准回应不同人群、不同场景下的“吃面需求”,让“吃面”突破旧场景的限制,把面“泡”进更多生活的日常里:

▲康师傅韩式火鸡拌面\干面荟\鲜Q面 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加班族要不将就,推出“合麵”——大块肉+宽面+高汤+脆菜,泡出“有菜有肉有汤”的正餐;

年轻人要轻食无负担。“鲜Q面”用非油炸面满足健康需求;

夜宵党要刺激过瘾,“韩式火鸡拌面”汇聚十几种辣味,成为追剧开黑社交货币;

露营族要户外仪式感,“干面荟系列”让野外也能吃出“家的味道”。

……

当不少行业的“龙头”热衷于靠低价掀桌子、吃干抹净时,康师傅示范出了“领头羊”该有的样子:

从不靠“卷死对手”立足,而是以“温暖人心”为使命;

定义行业新标准,以创新引领打破用户对产品的刻板认知,不断探索可能性、抬高行业的价值上限,让所有参与者获益;

更是“常识的捍卫者”,在喧嚣浮躁中,锚定用户最本质的需求,并用持续创新,刷新人们对“好”的想象。

穿越周期,康师傅靠的是对需求场景的精准洞察、对产品创新的敏锐嗅觉、对自我进化的不懈坚持——这才在瞬息万变的快消市场,活成“常青树”。

周期轮转、对手跨界,面对变化,康师傅不赌运气,只建能力。今天对战外卖,康师傅依旧稳得很。好吃,就是它的硬道理。正如康师傅方便面事业总裁刘国伟所说:“我们需要对消费者长期的满足跟承诺。价格力是一时的,产品力、技术力和梦想力,才是一家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。”